01直播间里的“李鬼”旅行社
近些年来有关直播间报团的旅游纠纷越来越多。《中国旅游报》7月31日发布的“直播间报团需谨慎”相关文章中有一个典型案例,就揭示了直播间旅游产品背后的层层套路。
游客王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主播张某的直播间购买了“北京某国旅”的1499元双人三日游产品。主播张某信誓旦旦承诺:这是“纯玩团”,全程“豪华大巴”,“住三环酒店”,保证安排故宫和国家博物馆游览。
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:待游客王某一家自费前往北京后,发现实际入住的酒店位于东五环,与承诺的三环酒店相距甚远。所谓的“豪华大巴”变成了普通客车,行程中每天都被导游安排购物。此外,原本说好的故宫博物馆参观行程不翼而飞。
当王某投诉时,北京某国旅声称直播间不是他们社开设的,其品牌被冒用了,而实际接待的旅行社则推脱说主播张某不是他们的工作人员,因此对张某的承诺不承担责任。各方推诿扯皮,游客王某陷入了维权无门的困境。
02直播间低价团问题成堆
游客王某“纯玩团”变购物团的案件并非个例,近些年直播卖货的高昂热度让旅游产品销售多了一条新渠道,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山东一位60多岁老人,因为看到直播间推销的299元的“西安三日游”旅游产品,觉得十分划算便报名参加了。结果最后一天全程在购物店度过,一直被店员推销800多元的“治疗颈椎病”乳胶枕和“降血压”鱼油,最后不得不购买大量购物店保健产品。
一位女士在某旅行社的直播间购买了2480元的“昆明-大理-丽江双人纯玩团”,宣传中强调没有购物,不约可退。然而当她半年后决定出游时,却发现行程单上赫然写着两个购物点,此前直播间里并未有过相关说明。
另外,直播间旅游团额外增加费用的案例也比比皆是。带着孩子的张女士在直播间购买了“活动价青甘大环线”产品,支付后客服才告知需补交儿童住宿费、门票费及成人每人300元的“旺季加价”。
张女士选择投诉后,产品负责人却主张主播通过平台售卖的是旅游预售产品,属于二次预约产品,需要游客提前与商家二次预约。在游客二次预约时,才会告知游客订单的详细内容,具体包含哪些服务以及平台加价规则。
直播间旅游产品描述与实际不一致也是个突出问题。今年,有游客通过刘畊宏直播间购买了相关旅游产品。产品宣传入住希尔顿酒店,实际却被安排到维也纳酒店,因此引发大量争议。
不管是“纯玩团”变购物团,还是坐地起价额外收取费用,亦或是宣传与实际不相符,不难看出这些直播间旅游产品的共同点都是先以低价诱人下单,再通过各类手段找补收益。最终的结果就是,游客付出了更多的金钱,却获得更差的体验。
03远离直播间低价团才是正确选择
面对直播间低价团的种种乱象,选择正规旅行社的优势显而易见。首先是责任明确。实体旅行社有固定经营场所,且拥有经营许可证、税务登记证、营业执照等证件。这些证件确保出现问题时责任主体清晰明确,不至于四处推诿扯皮。
其次是拥有正规合同保障。正规旅行社会签订相关合同,明确约定行程、住宿、餐饮标准及费用明细,保障出行顺利。
然后是价格透明。正规旅行社报价及包含项目清晰明确,不会遇到额外收取费用或者隐藏消费的情况,所见即所得。最后,售后服务也有保障。当出现服务质量问题时,正规旅行社有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,不会出现“退款无门”的困境。
直播间低价团无非是抓住了游客“省钱”的心理,然而游客实际体验下来不仅额外花费了一大笔钱,还获得了糟糕至极的旅游体验。
如果一开始就摒弃这种想法,选择正规旅行社,大概率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了。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通常在每年公历8月7-…
当城市被热浪裹挟张家界的高山台地与峰林秘境里正持续放送 23℃的恒定清凉从高山森…
不合理低价游的本质是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。切勿轻信小红书、抖音、快手、B站、微信视…
“好不甘心呐,夏天都快过完了,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。”每逢夏末,总想起《蓝色大门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