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优待政策
老年人 65周岁(含)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 免费;
儿童 18周岁(不含)以下凭身份证 免费;
现役军人 凭军官证 免费;
老年人 60周岁(含)-65周岁(不含)凭老年证或身份证 享优惠;
全日制大中小学生 凭学生证 享优惠;
游玩贴士
最佳游玩时间:四季皆宜
建议游玩时长:3-4小时
服务设施
景区内有停车场
交通信息
班车:郴州乘坐到马田、耒阳或衡阳的车,在板梁古村路口下车(上车前记得叫司机到地方提醒下车),再打摩的或面包车到景区;
温馨提示
①预订门票包含景区参观费用和讲解员讲解费用(讲解员需根据景区安排)。
②门票当天有效,出园再入园,需再次购票。
③为保证入园顺利,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、手机号码等信息。
郴州板梁古村景区
板梁古村地处永兴县高亭乡境内,现有人口1886人,耕地面积1260亩,一个自然村布局,辖19个村民小组,村民以种粮、种烤烟为业,生活传统古朴。板梁古村历史久远,初建于宋末元初,强盛于明清时代,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,也是桂阳、耒阳、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。板梁人杰地灵,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,据族谱记载,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400多个,约八万多人。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,历史底蕴厚重,传奇故事多多。开国大将黄克诚从板梁暴动走向革命道路。
板梁古村连片保存的古民居有300多栋,栋栋雕梁画栋、刻檐飘顶,集湖南建筑风格之大全。各种石雕、砖雕样样齐全;人物、花鸟、山水栩栩如生,且栋于栋之间各不相同。尤以下片原清三品官员刘绍苏建居、中片刘绍连建居雕刻齐全、保存完好、美不胜收,为湘南地方所少见。一个图腾一个意境,一组雕刻一个故事,有待专家学者考究。
板梁七层古塔始建于清道光九年,古塔雄伟壮观,高约21米,底角直径8米,六角形风格,砖石结构,塔内石阶盘旋而上直至塔顶,塔外角爪风铃清脆,其灰浆配置精良、灰缝结构严实,历经数百年无风化,是湘南较为古老的民间古塔。据说,郴州市南塔就是参照板梁古塔修建的。
特色景点:
板梁风水
板梁村家家户户石板路相连,连绵有10多公里长,意思把龙气接回家,村民房子也许差些但石板路绝对好。大家在参观板梁三大古祠之一——润公厅之前,首先是看风水。
风水是一种古文化,行家都说板梁的风水最绝。古代风水学最讲究的是坐地朝向,一般都是坐北朝南,坐西朝东,可板梁古村却坐东朝西,看似违背常规,但村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。
大家看,古祠背倚象山,前景开阔,远有奇峰来朝,近有秀案来贡,对面朝向横排三座山,纵排三座山,老子曰: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。”四山围成圆局,无峡谷凹风,无煞山冲击,瑞气祥和融融,所以说板梁风水绝佳。
前面的半月塘叫明塘,与风水对应,内设照壁,外修明塘,取“山旺人丁水旺财”之意。为什么要修成半圆形的呢?板梁祖先饱学周公礼仪,中庸之道,深谙“月满则亏,水满则盈”的哲理,所以告诫后裔永远谦和忍让,永不自满。
板梁传说
明朝永乐年间,承事郎刘润公返乡建古厅,当厅堂建筑即将完工张灯结彩准备上梁时,竟然不见了横梁!正忙乱之际,村民发现村前河溪漂来一块木板,工匠捞来一量,尺寸正好与屋梁相合,良辰吉时已到,工匠即以此板代梁,后人就把村叫板梁了,一直沿用到今,大家看看朝门上还有代表性的几块板做梁,据郴州市聘请的旅游顾问李理教授考证,板梁下村朝门属于元朝建筑风格,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,曲梁象征辕门,意为统治汉民族。
民居古屋
板梁村连片保存的古民居有300多栋,栋栋雕梁画栋、刻檐飘顶,集湖南建筑风格之大全。各种石雕、砖雕样样齐全;人物、花鸟、山水栩栩如生,且栋于栋之间各不相同。尤以下片原清三品官员刘绍苏建居、中片刘绍连建居雕刻齐全、保存完好、美不胜收,为湘南地方所少见。一个图腾一个意境,一组雕刻一个故事,有待专家学者考究。
古厅猎奇
板梁村分上、中、下三大房系,每房建有两进约1000多平方米的古厅,奇怪的是建造数百年来从不生蜘蛛网,世上少见,是建材原因还是建筑设计值得研究。
接龙石桥
跨溪进村是一座三孔九板跨度20米的石板桥,该桥名曰接龙桥。传说是将已走失的龙气接回来。全桥是九块5米多长、60分公宽的天然整块大青石铺就,从青石板上的凹痕可见历史的久远。据50岁以上老人讲以前桥下水很深,他们当年曾从桥面跳水嬉戏。
镇龙塔
建于清朝道光九年,塔为砖石结构,塔基直径8米,塔高28.8米,有石台阶按八卦拾级而上。结构密实、历经170多年完好无损。文化大革命时期反革命炸掉了塔顶,正打好炮眼准备全部炸掉时,挑炸药的造反派在半道发急病昏迷不醒,于是老人们以风水报应为由,才强行保住塔。
金陵古驿道
桥头是金陵古驿道(老百姓叫官道)的岔路口,过接龙桥通耒阳、常宁;往村中走则通桂阳、广东、广西。因为乘船逆湘江而上板梁是终点,所以板梁就成了方圆百里的商埠之地。传说给杨贵妃送岭南鲜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飞马传送的。正所谓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
龙泉古庙
龙泉古庙是板梁最早期建筑,先有庙后建村。上庙是五步台阶,湘南古文化中台阶数是很有讲究的,都是用奇数,在卦相里奇数为乾,即为阳,偶数为坤,即为阴,阴是不用的。
据老子道教理论:一为气、三为生、五为五行、金木水火土人生必需;七为齐全,九为最大数,九九归一,聚满再生。往下大家看到的台阶布置都是这个原理。龙泉古庙是百姓求财求平安的庙宇,四季香火很旺,现保存的古青石雕大香炉是道光十六年捐造的。
板梁私塾
板梁私塾是板梁最早期学府。板梁先祖崇文,耕读持家是古训,有文字的纸都是不乱丢的,要送到接龙桥的逝纸楼去化掉。清代出了个三品官都就读过这所私塾,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板梁私塾不大,但名气不小。私塾里的天井已有600多年历史了,雕刻图案很原始,是很珍贵的古石雕。板梁的先祖把学子看成鱼,企盼鲤鱼跃龙门,私塾学知识的地方,所以井里的大鲤鱼是不动的。
棋盘石街
过接龙桥,村中大街小巷纵横交错,店铺家居处处以石板路相连,分麻石街、青石街等,如将石街相连长有十数里!自古有“雨雪出门不湿鞋,设客五十(桌)不出村”之称。足见当年繁华景象。
古泉、月亮塘
板梁有10口甜水古井、泉水四季喷涌。特别是上村头的“雷公泉”。春雷震砸,泉水从石山下喷涌而出,出水量达每分钟10多立方米。泉水流经三大厅的三个月亮塘,再环绕村庄而下,泉水冬暖夏凉,冬天村民洗用不冷,夏季炎热下溪冲澡纳凉,天旱之年也涌流不息。水量之大湘南仅有,很具有开发价值。
望夫楼
村北象鼻山悬崖上有一栋小巧而奇特的小楼,名曰“望夫楼”,登楼顶可望穿河溪和官道尽头。板梁商埠之地,男子们多乘船顺溪水外出经商。上去广东,下到长沙、江汉、江浙,夫去少则月余,多则数月难归。商途遥远,风险难料,妇女们在家日夜担心,牵爱有加,遂早去龙泉寺烧香祈祷,暮上崖头注目观望,风雨无阻。
溪水滔滔随船去,归帆点点盼夫来。久而久之,村民们都把崖头叫望夫台。说来也怪,商人们在家妻牵挂下都能平安归来,财源广进。为了感谢家妻们的牵挂之情,也为望夫妇女们遮阴挡雨,众商贾集资在望夫台盖了一栋塔形带平台的楼台,取名“望夫楼”
象岭云松
村后有400余亩保护完好的林场,林场中占木参天、树木葱葱,与古居配宜彰。有小径顺象鼻直上山顶。林涛清风,静娴养息,一览众山低,也另有一番情趣。
板溪帆影
板溪从村前缠绕而来,顺村旁直流而下,前后3000米,水势平稳,水面如镜,青山倒影、宝塔金辉、小船悠悠、怡然自得。秋冬时节,上游温泉顺涌而下,结白雾在溪面翻涌,似龙腾雾、活灵活现。
莲花石座金叶树
在青泉旁有一棵上千年的珍稀树种——金叶树,该树直径约80厘米,高20多米,生长在一座10多平方米的大山石上,远看似大树坐落在莲花蓬上,真是壮观。与之隔溪相对有一棵直径1.5米的大樟树,可惜被毁只留下树蔸。
天然大石龟
在金叶树附近有个数百吨重几十米长的天然大石龟,正处村庄玄武方位,似跋山状活灵活现,极具上爬灵气。